首页 > 重要工程 > 4.20喇叭河地灾治理工程

无限风光在险峰 地质集团公司天全县小流域喇叭河地灾治理二标段工程项目纪实

发布时间:2015-12-03 13:29:26 浏览次数:


喇叭河自然保护区,初冬,寒气逼人。历经 “5.12”和“4.20”两次地震的残酷肆虐,这颗川西黄金旅游线上的璀璨明珠,如今正“闭门疗伤”。

走进清幽而陡峭的盘山公路,享受着高山深谷和“天然氧吧”赐予人原汁原味的险峻与秀美,远远望去,在重峦叠嶂与葱郁的植被之间,依稀可见大地震留下的道道“疤痕”,一如山体中裸露的根根白骨。危岩峭壁中,尤为夺目的,是大片山体崩塌下的路面上扎根着的一道白色的“屏障”——这是为抵御山体崩塌而修建的即将竣工的棚洞,是地质集团公司承担的天全县小流域喇叭河地质灾害综合治理二标段工程项目的13#崩塌棚洞治理工程。

“随时可能发生大面积崩塌,随处可能滚下要命的石块,一百多号人的性命,上百台大中型设备,三次山体崩塌,无数双关注和担忧的眼睛,三百余天的实战苦战”——正在施工现场检查指导工作的集团公司总经理王明典如数家珍,“现在,主体工程宣告完工,作业人员毫发无损,这项工程,在全公司,甚至全局,都是地灾治理的重头戏,堪称险中最险,危中最危的地灾治理项目,打下这个漂亮仗,咱集团公司,不容易啊!”

循着这一“不容易”,笔者走访了项目部技术员小李,他说:“为了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二标段治理工程,王明典总经理曾多次率公司领导班子,亲临现场指导,检查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副总经理肖华平也常驻天全县坐镇指挥,项目部在项目经理郝立军、技安部部长杨保林的带领下,更是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时间追溯到11个月前,2014年1月,受雅安市天全县国土局的委托,在公司总经理王明典的带领下,通过邀请招标、竞争谈判后,集团公司中标了天全县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应急治理二标段工程,该工程由磨房沟泥石流治理工程、天丝瀑布崩塌治理工程、13#崩塌棚洞治理工程和4·20崩塌治理工程4个应急治理点组成,总投资约4000万。4个应急治理点均属高危作业,而13#崩塌棚洞治理因坡陡岩高危石多,是一项持久性作战工程,崩塌危险区范围包括变形区域及发生崩塌后可能危及的区域,面积约为3.7×104m2,垮塌山石土方约90000m3。棚洞治理,即是在通往景区的唯一路段上,修建一条便于车辆和行人通行的棚洞,以隔离50多米高的陡边坡崩塌体。而在此段路面施工,作业人员随时可能接上飞天巨石而一命呜呼,更要命的是到了汛期,脆弱的地质环境、危石及松散体难以承受暴雨的冲刷,再次造成山体崩塌,后果最为惨重者,可直接导致包括施工人员和设备在内的“全军覆没”。如此高风险工程,令人闻之胆寒!

是知难而退,还是激流勇进?公司领导班子召集安全部负责人及项目部相关人员,深入细致地分析治理施工的每一个环节,特别是13#崩塌棚洞治理工程的安全防范措施。在成熟的技术支撑和严密的安全技术防范下,王明典总经理当即拍板:再大的风险,也要咬牙拿下!要把此项工程当成2014年公司的头号工程来抓,即便是赴汤蹈火,这一仗,也要打胜,更要打“响”!

接下来便是组织精兵强将,迅速进场。公司总经理王明典、总工程师杨全忠,副总经理肖华平等公司领导,率安全部部长杨保林、项目部经理郝立军、工会副主席陈绍万等人,组成了治理工程施工的“先遣队”,奔赴喇叭河灾区。

1月的喇叭河,冰天雪地,寒风刺骨,王明典总经理一行穿行在险峻曲折的盘山路上,脚下有冰雪覆盖,头上是陡坡危岩:步点、踏勘……短短几天时间,一支拥有雄厚技术实力和能吃苦耐劳的精干施工队伍——治理工程项目部组建成功,积极而高效的行动,赢得了业主方的高度赞扬。

如此高危高风险项目,自然备受局领导和相关处室的关心与重视。3月5号,局党委书记、局长杨茂华带着对集团公司地灾治理工程的满心牵挂,特别是对13#崩塌棚洞治理工程安全施工的担忧,冒着严寒,顶着风雪,携局巡视员范崇荣、局原副总工程师李前银以及局技安处的相关领导,会同雅安市国土局,天全县国土局和集团公司各级领导,到13#棚洞施工现场召开了安全生产会议,重点对该治理点作了安全隐患分析和安全风险评估。一时间,因13#崩塌棚洞治理施工的高风险而生成的项目去留问题,成了现场会难以统一意见的一个焦点。最终,在杨茂华局长一行对工程施工安全的千叮咛万嘱咐中,集团公司继续接任了这一高难度高风险项目。

2014年3月,一场牵动着局、公司和维系着一百多人生命安全的攻坚战,正式打响了。

紧张而有序的施工,在严格的管理和严密的安全防范中不断推进。高山深谷中,没有通讯信号,几乎与外界隔绝,买菜要去60多公里外的天全县城,但因山高路陡,且常遇道路垮塌中断整修或飞石横挡,一次采购往返得需一天时间,因此,所有的生活物资,项目组只能每周去一次县城采购……攻艰险,战酷暑,斗严寒!项目组全体成员,没有一个人懈怠,亦没有一句怨言。而在施工人员的“顽强战斗”中,一场从未有过的大考验,却悄悄到来——谈及619日下午两点多的那次崩塌,项目经理郝立军仍然心有余悸:从天而降的巨石夹杂着沙土,伴随着轰隆隆的巨响,山体轰然坍塌,铺天盖地而下,烟尘滚滚, 3万多方的乱石沙土瞬间堆积如山,崩塌持续了近三个小时。值得庆幸的是,因为预警及时,作业人员均于崩塌前十多分钟安全撤离,一场“大劫难”就这样与施工人员“擦肩而过”。更让人震惊的是,如此“擦肩而过”的崩塌,在汛期的十几天中竟遭遇了三次,堆积乱石土方近6万方。

为探究崩塌预警的“神与灵”, 笔者采访了正在工地一线作安全技术指导的杨保林,他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能成功避险,绝非偶然,这与安全管理 “层层设防”的全面防护措施有着紧密的联系。说实话,主体工程一天不竣工,我呀,就没一天不提着心吊着胆。在高边坡崩塌体下人工挖孔柱作业,安全优质地完成施工任务,实在不易!归结起来,一是有省地矿局、雅安市和天全县国土局及公司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和指挥,有项目部的安全体系机构和应急演练机构,严抓各项安全事宜。二是安全生产“警钟常鸣”, 狠抓安全培训。安全管理人员每天在施工现场巡视,提醒作业人员穿戴好防护设备,发现违规违章操作立即制止;每月定期召开安全教育会议;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进行了48个学时的安全教育。三是落实安全责任。签订了“三级”安全教育卡和安全生产责任状。四是为作业人员提供安全的施工环境。首先,在山体顶部开挖了三条监测沟,并安设一名专职安全员在该处监测山体位移、滑坡情况,专职安全员配备有对讲机,口哨和扬声器,一经发现危险,立即通知山体底部安全管理人员,及时疏散该区域的施作人员。其次,在山体浆砌挡墙上方恢复安装防护被动网约200米,以防止山体上方小范围土方和石块垮塌。最后,在桩基施工上方搭建钢管防护棚,在井口周围搭建防护栏,加高锁口高度等,防止从被动网间隙漏出来的石头和土方伤及施工人员。五是安全管理人员每天对施工现场的机械、电力、环境等进行检查。

当怀着满满的敬畏,回过头来,重新审视13#崩塌工程棚洞,惊叹于它所凝聚的责任、胆识与奉献精神,并探寻其排危除险的能力时,郝立军告诉笔者:棚洞采用的是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全长206.8m,基桩开孔80口,基桩深度总进尺约612m。棚洞主体共分11段,每段长18.8m,浇注混凝土共计约4036.6m3,这样,一道安全防护的“铜墙铁壁”,便将陡边坡崩塌体隔离开来。现在的阶梯形洞顶,还要经过回填土,形成一个有坡度的斜坡,对飞落的岩石沙土具有缓冲作用,即便大面积崩塌,棚洞也能稳稳顶住并“送”其下山,从而保护过往车辆、行人和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安全。

施工过程中,雅安市国土局领导、天全县县委书记、县长以及喇叭河自然保护区的各级领导在指导检查项目工作后,均对该工程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回顾集团公司喇叭河地灾治理二标段工程所走过的历程,总经理王明典感慨:工程的安全顺利竣工,对公司而言,既是一次大大的超越,也是一次完美的征服,是局、队、及地方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关怀和支持的结果,也是项目组全体成员临危不惧、苦战实战、奋力拼搏的结晶,更是全体集团公司人攻艰克难、无私奉献的一个缩影。赵文君 金光




返回列表
留言咨询